|
|||||
|
|||||
坐落于金沙江上游四川省白玉縣與西藏貢覺縣交界處的葉巴灘水電站,海拔近3000米,冬季最低溫度零下20攝氏度。國家“十四五”重點建設的水電項目,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大工程,總裝機容量2440兆瓦,大壩高217米,是我國在建海拔最高的雙曲拱壩電站,由水電七局負責大壩工程施工。 春節期間,葉巴灘項目部500多名“筑壩人”選擇堅守奮戰,全力沖刺2025年投產發電目標。 2024年,項目部以“黨員示范崗、責任區、青年突擊隊勞動競賽”為抓手,以“黨建+”模式為主要內容,聚焦項目重點工作,在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的協同奮戰下,實現了“大壩混凝土累計澆筑突破100萬方”“方量及高度‘雙150’目標”“提前42天完成大壩年度澆筑任務”“1號、2號豎井滑模砼襯砌完成”“二道壩澆筑到頂”等重要目標節點,取得大壩砼澆筑單班3411方、單日6223.5方、單月突破13萬方的優良成績,為投產發電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劉昕鑫深知,這背后是2000多名“筑壩人”不舍晝夜奮斗的結果。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性格,但都懷揣著同一個夢想,那就是為水電事業貢獻力量。 清晨八點,當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大壩不遠處的山巒上,“日照金山”這一獨特的景觀便映入眼簾。遠遠望去,金黃色的大壩宛若遺落人間的水電“皇冠”。大壩上機械轟鳴,倉號內人影忙碌,作為大壩工區主任,李敏強幾乎每天都在大壩上度過。 “老楊,你去看一下13號壩段作業工人的安全防護做到位沒有”“啟明,15號壩段已經具備驗倉條件,馬上通知監理驗收”……聲音洪亮、風風火火是他獨特的風格,也是很多“筑壩人”的標志。 在施工過程中,他們面臨巨大的挑戰。高原氧氣稀薄,目前已經171米高的大壩,每爬一步臺階都累得夠嗆。 工人師傅們在倉號內異常忙碌,焊花飛濺、鋼筋綁扎、混凝土振搗、鋪冷卻水管……一到下午狂風呼嘯,不時還有黃沙,吹得人搖搖欲墜睜不開眼睛。大風把保溫被吹飛起來,為了保護好新澆筑的混凝土,作業工人連忙拿了一些鋼管和重物,壓在保溫被上,東西不夠,工人就站在保溫被上,他們就像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自己的崗位上。用自己的雙手,一點一點筑起大壩基石。 筑壩人的隊伍中,有年過半百的專家李建武、林平,他們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為筑壩事業貢獻力量;有年輕的技術、質量人員丁釔、沙馬五沙木,他們充滿朝氣與活力,敢于創新,勇于擔當;還有著27年工齡的老水電人陳貴軍,他說“把這個電站干完,發電過后我就退休了,下一代人接著干”,水電是他一生熱愛的事業。 高原是大壩,遠方是鄉愁,遠離繁華、甘于寂寞、默默奮斗,是高原“筑壩人”的真實寫照,也是千千萬萬“逐夢人”的縮影。新年伊始,2000多名高原筑壩人,繼續奮斗在此,澆筑巍峨大壩。 夜幕下的大壩 清晨上班的一線建設者 葉巴灘水電站大壩航拍 |
|||||
【打印】
【關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