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哈薩克斯坦CHP2燃氣電站項目。 這是中國企業在哈薩克斯坦承建的「首個」燃機聯合循環電站,也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清潔能源電站。 今年,鄭立國在這里過年。 第5個月 哈薩克斯坦,共建「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承載著無數夢想與希望。 2025年1月21日,當地時間8點,鄭立國結束了一場越洋視頻通話,股份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姚煥向他送上了來自集團公司黨委的關懷和祝福。 這是他在哈薩克斯坦的第5個月。 2024年8月,5小時的飛行和車程后,鄭立國來到哈薩克斯坦CHP2燃氣電站項目(以下簡稱「哈薩克斯坦」項目)。作為河北院派出項目經理,這是他接手的第一個海外項目,面對新的挑戰,他躊躇滿志—— 然而,工程進展卻不如他想象中那般順利。 來自「適配」的難題 進行技術協調,完成技術規范、設備選型和設計標準的適配,是一切工作的基礎,也是擺在鄭立國面前的第一個難題。 「在哈薩克斯坦,電力行業的技術、標準、設計習慣,與中國有很大不同」,——必須盡快提升項目設計團隊對哈國設計規范、工程管理要求,以及及本地化技術的理解,這是所有人當時最大的念頭。 對此,鄭立國帶領項目團隊做了大量努力。 在當地網站和轉化單位,他們大量搜集哈國規范,通過專業公司,先后翻譯出50多本廠用規范,并聘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通過實際案例模型,對規范進行手把手講解。 通過深入調研,他們選擇使用設計轉換單位同款軟件,根據設計人員需求,有計劃開展培訓,從而減少數據轉換誤差,確保分析結果的一致性。 此外,他們還協同在哈中資企業,組織開展工程經驗交流活動,學習在哈中資企業的成功設計與工程經驗,深入了解哈國的工程設計特點與實際需求,提升團隊的設計水平與國際化能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不懈努力下,他們逐漸能夠與當地合作伙伴實現高效協作和無縫對接,「這意味著更高的競爭力,也意味著我們具有了繼續開拓中亞市場的技術基礎」,鄭立國說。 來自「技術」的挑戰 哈薩克斯坦是一個臨近「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的國家,這給工程設計帶來了許多難題。 「由于項目位于地震高風險區域,設計設防烈度足足高達10度,必須進行專項抗震評估,采用多層次抗震措施,確保建構筑物及設施在極端地震條件下保持安全穩定」,鄭立國回憶道, 「同時,項目場區地質條件也十分復雜,有著不均勻土層、嚴重的濕陷性等不利因素」——這些不僅增加了地基處理的難度,也對基礎設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對緊張的工期,和復雜的設計任務,鄭立國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啟動「百日攻堅」活動——細化任務目標、明確時間節點和責任分工、定期召開攻堅例會,動態跟蹤任務完成進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百日攻堅」期間,他們與哈國設計轉化單位實施集中辦公,消除溝通障礙,加速成果的轉化。組建設計「青年突擊隊」,通過強化理論學習、開展技術比武、營造比趕超氛圍等舉措,造就了一支勇奉獻、能戰斗、善創新、特團結的青年隊伍,實現「人才成就項目,項目造就人才」的良性發展。 關關難過,關關過。 最終,項目團隊在地基處理、抗震設計和結構加固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高效方案,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春節 像所有充滿責任、擔當、奉獻精神的電力建設者一樣,這個春節,鄭立國決定不回家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鄭立國很堅定,「這是我深知的道理」。 春節期間,恰逢哈薩克斯坦項目初設國審的關鍵階段,對于國審專家可能提出的新意見,需要快速協調和解決,如何避免節日期間河北院無人負責協調的情況?——「留守」,是不假思索的答案。 「現在正處于項目的關鍵節點,現場對施工圖的需求尤為迫切,施工圖能否按時交付,直接影響項目整體進度。」談及項目履約,鄭立國十分嚴肅,他說,自己作項目經理,必須保證設計轉化單位能夠按照計劃有序推進出圖工作,這既是對施工需求的及時響應,也是對項目整體進度的有力保障。 闔家團圓的日子里,總有人為守護團圓而堅守。他們既保障了人民「歡歡喜喜過好年」,也開啟了「奮斗實干新一年」。前進道路上,河北院將始終保持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奮斗精神,鉚足干勁、勇毅前行,以昂揚向上的姿態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打印】
【關閉】
|
|||||
|